一、形态特征
熊蜂体粗壮,多呈黑色,体表密被黑色、黄色或白色、橘红色等各色相间的长软毛,体色鲜艳,口器发达,胸部密被长而整齐的毛。雌性蜂后足胫节宽,表面光滑,端部周围被长毛,形成花粉筐,后足基跗节宽而扁,内表面具整齐排列的毛刷。雄性外生殖器强几丁质化,生殖节及生殖刺突均呈暗褐色。雌性蜂腹部第4与第5腹板之间有蜡腺,其分泌的蜡是熊蜂筑巢的重要材料。
二、地理分布
熊蜂喜欢寒冷、视野开阔、花朵丰富的栖息生境,分布区域遍布除南极、大洋洲和非洲部分地区外的整个大陆,集中分布于北半球的温带和亚寒带,适宜于寒冷、湿润的气候。在我国分布范围极广,仅个别地方没有发现,分布分为4个亚区,即日本一中国一喜马拉雅山亚区、西藏高原亚区、哈萨克斯坦一蒙古亚区、西伯利亚亚区。
三、生活习性
1、筑巢:熊蜂的筑巢习性因品种不同而不同,分布在温带的熊蜂大部分喜欢在地下筑巢,也有一部分熊蜂喜欢在地表筑巢,极个别的蜂种则喜欢在比较高的上空如一些废弃的鸟窝里筑巢。
2、蜂群:熊蜂已分化为蜂王、雄蜂和工蜂三型蜂,大多数种类一年一代,蜂王主要是负责产卵,工蜂负责采集食物、筑巢、饲喂幼虫、清理卫生,雄蜂主要是交配繁衍后代。
3、采集:熊蜂个体大、采集力强,飞行距离在5千米以上,对蜜粉源的利用比其它蜂更高效,在蜜蜂不出巢的阴冷天气照常可以出巢采集授粉,但群体内信息交流系统不及蜜蜂发达。
四、物种分类
1、小峰熊蜂:小峰熊蜂的群势大、抗逆性强、易于饲养、传粉性能优良,有重要的开发利用价值,可用于温室瓜果的授粉,也可为桃、杏等水果授粉,我国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北。
2、密林熊蜂:密林熊蜂喙较长、抗逆性强、群势强大、易于饲养、传粉性能优良,可利用植物范围较广,采访植物包括紫苜蓿、向日葵、山桃、杏、毛樱桃等,在我国分布广。
3、红光熊蜂:红光熊蜂是我国主要研究和应用的熊蜂蜂种之一,可在人工巢箱中繁育,非常适合于蔬菜传粉,采访植物有山桃、毛樱桃、荆条、紫椴、榆叶梅、向日葵、胡枝子等。
4、明亮熊蜂:明亮熊蜂是我国主要研究和应用的熊蜂蜂种之一,多在海拔800~1200米小溪边、山坡草地和森林边缘地带筑巢,通过人工繁育可一年多代,主要用于对温室中番茄授粉。
5、火红熊蜂:火红熊蜂是一种理想的植物授粉者,在我国分布非常广泛,适应性强、活动周期长,采访植物种类多达15科49种,如高山杜鹃、云木香等,目前多为野生,未开发利用。
前言:食用农产品是指可供食用的各种植物、畜牧、渔业产品及其初级加工产品。 一、植物类 植物类包括人工...【详情】
虎头蜂,属于胡蜂类,它在每年4-5月产卵,一般能产数千上万枚蜂卵,6-7月形成成蜂,到了10月份就会...【详情】
我国幅员辽阔,蜜源植物种类高达上万种,能生产蜂蜜的有上百种,但生产大量商品蜜的主要蜜源植物只有几十种...【详情】
蜜蜂是我们平时比较常见的昆虫,也是蜂类家族的一员,当然,除了蜜蜂,还有黄蜂、马蜂、胡蜂等等都是我们平...【详情】
1、洋槐蜜的作用与功效 :又名刺槐蜂蜜、槐花蜂蜜,洋槐蜂蜜含有刺槐苷和挥发油,其性清凉,有舒张血管、...【详情】
泡桐的读音 泡桐 pāotng(拉丁文名:Paulownia.),即泡桐树,属于双子叶植物,玄参科落...【详情】
蜂是膜翅目除蚂蚁外昆虫的统称,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,种类超过10万种,尤以蜜蜂和马蜂最为人们所熟知,其...【详情】
在养蜂行业来说不少人在追花逐蜜,走南闯北。日复一日,风吹日晒的十分辛苦,最近做一个统计一年四季的花蜜...【详情】
因为我国养蜂生产上使用的黑色蜂种较多,且常用的3型蜂都为黑色,没有什么区别,因此很难通过体色加以识别...【详情】
前言:食用农产品是指可供食用的各种植物、畜牧、渔业产品及其初级加工产品。 一、植物类 植物类包括人工...【详情】
虎头蜂,属于胡蜂类,它在每年4-5月产卵,一般能产数千上万枚蜂卵,6-7月形成成蜂,到了10月份就会...【详情】
我国幅员辽阔,蜜源植物种类高达上万种,能生产蜂蜜的有上百种,但生产大量商品蜜的主要蜜源植物只有几十种...【详情】
蜜蜂是我们平时比较常见的昆虫,也是蜂类家族的一员,当然,除了蜜蜂,还有黄蜂、马蜂、胡蜂等等都是我们平...【详情】
1、洋槐蜜的作用与功效 :又名刺槐蜂蜜、槐花蜂蜜,洋槐蜂蜜含有刺槐苷和挥发油,其性清凉,有舒张血管、...【详情】
泡桐的读音 泡桐 pāotng(拉丁文名:Paulownia.),即泡桐树,属于双子叶植物,玄参科落...【详情】
蜂是膜翅目除蚂蚁外昆虫的统称,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,种类超过10万种,尤以蜜蜂和马蜂最为人们所熟知,其...【详情】
在养蜂行业来说不少人在追花逐蜜,走南闯北。日复一日,风吹日晒的十分辛苦,最近做一个统计一年四季的花蜜...【详情】
因为我国养蜂生产上使用的黑色蜂种较多,且常用的3型蜂都为黑色,没有什么区别,因此很难通过体色加以识别...【详情】
© 2018-2019